清华毕业生16年后重返高考,梦想永不熄灭
6年前考上清华大学,16年后再次参加高考,目标依旧是清华大学,这种坚持令人钦佩。
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李龙,今年35岁,在16年前是黑龙江的高考生,如今在北京工作。他决定参加2024年的高考,并以清华大学为目标。这是为什么呢?
填报志愿的方式在16年前和现在有所不同,那时候是凭借估分填报志愿。据悉,李龙当年的估分上线是717分,其中数学满分,理综295分,下线是692分,数学145分,理综290分。可以看出,他对数学和理综这几门课程有着极大的信心。
当时老师建议他填报上海交通大学,但他自己想学医,想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(清华大学医学部),可惜协和当年在黑龙江没有招生名额,最终他选择了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。
至于这十六年间他一直在从事什么工作,目前暂且不表。现在来看看他的备考情况。
据他自己说,他是在高考前100天开始复习的,相当于从零开始,直接进入备考状态。他的座右铭是:努力100天,考上清华。
他以一个高起点开始了自己的考试之旅,首先进行了一项全面的测试,采用了九省联考的试题。他在语文方面未完成作文,扣了30分,预估100分;英语部分未完成作文和听力,扣了24分,计算110分;物理得分为68分,化学46分,生物42分,数学则是142分:总分达到508分。即便没有任何复习的情况下,他也获得了508分,这表明他的基础相当扎实。
他的目标是在100天内提高200分,争取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数学各得100分,使目标总分超过700。
到了三月初,他完成了生物的一轮复习,预计能够在综合测试中得到80多分。有人认为,无论过去多少年,那些毕业于清华的人,不管何时参加生物考试都应该能够获得七八十分的成绩,但他经过复习后的成绩仍然不甚理想,这也许意味着他要想考上清华可能有些困难。
在三月份的模拟考试中,他取得了约617分的成绩,数学考了满分。虽然他在语文方面未完成作文,因此成绩仍需估算,但与之前零复习的考试相比,他的成绩提高了109分。
到了三月下旬,他的数学和物理能力已经达到满分水平,英语客观题也达到了满分,但在生物方面有些挫折。在语文成绩不变的情况下,他预计目前能够达到640分。
与此同时,他表示,协和的招生老师已经开始关注他,并希望能够为他寻找一条适合他职业发展的道路,甚至介绍了4+4计划。然而,他认为自己更适合通过高考读取八年本科。
目前,他已经参加了高考体检,正在全力备考中。
一些人质疑他的做法是否为了追求关注度,以便为将来的自媒体铺路,他们认为即便他考上了,也不会真的去读书,或者像唐尚珺一样把高考当成一件事情来做。
但他明确表示:只要考上了,就会去读书。
一个35岁的网友被李龙的故事感动到泪流满面。她最近刚刚遭遇了裁员,感觉整个世界都坍塌了。看到李龙35岁还有重新出发的勇气,她感到格外感动。
虽然有很多人对李龙的选择表示怀疑,质疑声不绝于耳。有人认为他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更高效的学习途径,而他选择高考可能只是为了炫耀;还有人认为他已经35岁了,入学学医,毕业后还得花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医生,这样一来,他要成为医生时可能都已经老了;更有人觉得他这样只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,整个人生都围绕着高考打转,这根本不算什么挑战,更不足以称之为重新开始人生。
然而,李龙本职是从事教育培训工作,主要教授奥数和高考数学。多年来,他培养的学生考入了名校,应该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。
尽管面临着各种质疑,但李龙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。他现在没有生活压力,有机会重新追求自己的梦想,这实在是一件好事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,我也很羡慕那些有勇气重新开始、有能力直面过去、有信心追求梦想的人。期待着两个月后李龙的表现,相信他一定会如愿以偿,届时他将真正引起轰动。另外,语文作文的审题和手感都需要不断练习。